阅读:0
听报道
作者在之前写了多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是《教培“觉醒年代”里的教培产业:从地上经济转为地下经济?》。当时作者没有写下去,只是做了一些铺垫:
——教育、机会平等、英才选拔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大政治,关乎社会的基本稳定与秩序
——高考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一次性的考试,是各种选拔机制里相对比较平等的(再富裕的子弟,也要亲身通过考场考出来;平民子弟始终有机会)
——高考就是顺应教育平等这一大政治的基本解决方案,高考始终会存在
——只要高考存在,就使得抢跑成为可能,就会危及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无法改变的。国家所做的“既要、又要”,只能在维持高考的前提下,尽量的限制高中以前的产业化教培,使得青少年和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压力相对更小
——但国家/政府的管辖范围也是有限的。不会什么都管,也不可能什么都管。只要某样东西是一种刚需存在,那么它就一定能够存在,区别只在于它会从“地表经济”变成“地下经济”、“灰色经济”。但一旦达到一定的范围,就不再在国家的管辖范围内。
以下作者想说说,教培作为地下经济、灰色经济可能以何等方式存在。读者也可以参与讨论。
首先,我们要把教培和其他的地下经济、灰色经济区别开来。
在中国的文化里,教育是一种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正面价值,对知识和教育的渴求从根本上符合公序良俗的。俗话“读书人窃书不为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教育和知识的追求可以逾越/超越/盖过其他的常伦;社会对人们追求教育与知识是给予比较大的道德宽忍度、认可度的,认为它本质上是正确的东西。
这就和另外一种地下经济——成人性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当限制教培与扫黄打非、扫黑除恶联系或等同在一起时,就越过了社会的容忍度。希望子女获得教育的家长不可能在道德上被等同于嫖客;教师更不可能被等同于娼妓。这就是我们的根本伦理。
中国的政府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也享有同样的文化基因、价值、意识,所以,最终也会做出同样的判断与选择——限制教培不可能和限制其他违反正统公序良俗的行业一样,肯定是要区别开来的。如果过度的打击和羞辱教师和家长,就涉及动摇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和中国人的道德直觉/良心。所以,对于地下经济/灰色区间,政府最终是会容忍的。
那么政府容忍的边界在哪里?作者总结几条。
1、不能公开化、明目张胆、招摇过市,进入公域视界。这一条比较容易理解:香烟危害健康。所以我们在电视节目里不会看到香烟广告。香烟产业可以存在,但是它是要被限制在墙角里的。前面说的成人产业就更不消说了。无论它是多大的一个地下存在,都不可能在阳光下出现。教培行业也一样:它可能可以在睁一眼闭一眼下有某种存在,但不应该在公共空间出现,更不能成为春晚的赞助商。
2、不能过度的机构化和产业化。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生意”。国家/政府不可能阻止教培以各种各样的生意形式存在,会选择睁一眼闭一眼,但一旦教培生意做大了,成为某种机构化、产业化的东西,就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公域视界。只要进入公域视界,就会进入监管视界,从而被限制或取缔。
3、不能集中化。集中化,即指线下,也指线上。线下就是指较大一群数量的家长/学生/老师聚在一起组织“类教培”活动,因为规模不小,进入公众视野;线上指涉及人群较多的讨论群、聊天群——如果定期以线上会议/会谈的形式组织活动,每次有较多人群参加,流量基数大,产生了社会影响,甚至其在线上交流/发布的内容被录制下来,向“不特定对象”广泛发布,引起了社会影响。这也是无法被监管接受的。
4、绝对不能与资本/金融结合。资本就是孵化器、加速器,使得教培加速营利化、逐利化、短期化,并且加速做大规模,加速产生扩大化的影响。这是绝对违反当前的大政治,触犯底线的。当下的许多行业其实也一样,它即便在某些方面与保守价值观违和,但只要是低调的存在,不公开化、不与资本结合,也是可以低调的、偷偷的活下去的。但它如果与资本结合(甚至是高调的结合),就会被限制。
5、进入“私域”领域,政府会避免管辖。何为私域?就是每个家庭家里发生的活动。笔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成人、有行为能力男女之间的主动的、合意的性活动,政府是不会管的,公权力和公序良俗也是有边界的。因此,父母给子女补课,亲朋好友及邻里之间的学习互助,即属于此范畴——国家不会去管这些行为的:它们都属于非机构化的、非产业化的、私人的、分布式的私域活动,之前,有段子呼吁说政府应当限制教师给子女补课——这就是对我们政府逻辑的不理解。教师给自己的子女补课属于典型的私域,发生在他们的家里,非机构化、非产业化、非集中化、不高调,更不与资本结合,因此政府是不会管的。
由于中国社会普遍崇信知识,崇信教育,相信追求教育是一种正确的事,因此,也会约束政府管束教培行业的方式与边界,最终为巨大的地下经济保留空间。
下一篇,作者将解释政府不再愿意管辖的教培灰色经济之可能存在形式。
(未完待续)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