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 20210213
本文所指的“春晚”,如无特殊注明,仅指央视春晚,不包括地方春晚。
昨天和家人吃了年夜饭,错过了春晚前面的半个小时,但大体上把后面部分看完了。今年的春晚很特殊:基本没有国外演员/团体参演(除了有一个Andrea Bocelli的线上节目之外)。这是疫情阻断全球化、内循环的一个缩影。但春晚的基调活泼、快乐、喜庆、乐观:中国人已经走出了疫情的阴影。
大年初一一早要陪小朋友出去活动,昨天看完节目很快就休息了。今天趁午睡时间,写写自己的一点感想。
自有意识开始,我小时候的每一个春节都有春晚的陪伴。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春晚就是我对这个节日的记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当我想到春节——特别是我童年时期的春节,都会想到一个大家庭聚在一起,一起吃点小吃,观看节目,到零点了再下点饺子。
春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活动:一家人分散在不同地方与城市,忙碌了一整年,这是能够让几代人齐聚,用数个小时的光景做同一件事的一个特别活动。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吃年夜饭以外,这样的活动并不多。我在很小的时候,家里人还有包饺子的活动——虽然我印象中次数不多。但包饺子也是一个非常难忘的家庭社会活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一家人过年经常是换个环境,到外地,形式也变成了吃年夜饭。年夜饭和春晚,就是一年里家人最重要的共同活动。
当我的祖父祖母一辈还在的时候,家庭组织形式更加传统——祖父祖母是大家庭(extended family)的中心,第二代小家庭(nuclear family)及第三代们环绕、跟随着上一代。每到过年,要陪祖父母吃年夜饭,看春晚。春晚绝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陪伴看春晚,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家庭义务。一年到头,不在此时陪伴家人,还待何时?
在我的记忆里,这种陪伴本身就很重要,远远大于节目本身。
这可能也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过去几十年所经历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春晚为中国每个大家庭都提供了一种交流的场景与机会。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与家庭观念,也可能使得中国人更加需要这种场景。
显然,这个“场景”不是完美的,因为代际差异,因为众口难调,一家人不一定喜欢同一套节目。但这个场景又是必要的。大概没有很多人会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春晚的“社会价值”。
当然了,中国非常之大,区域之间有文化和习惯差异。央视春晚在中国北方更受欢迎。但南方家庭文化观念丝毫不弱于北方,甚至更重,因此,南方社会的大家庭也同样会乐见一个能够允许全家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及场景——这肯定比一家人中的几个人打打麻将效果要更好。对春节晚会的需求是社会性的,这也是地方春晚之所以能够利用文化差异性发展起来。
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真的很特殊:中国人十分注重家庭观念,注重家庭的维护(相当于美国人说的“family values”)。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全国普通家庭所需的帮助增强家庭凝聚力的一年一度社交活动与场景,又是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的(中央电视台)。即便地方春晚,基本也是由各地/区域政府背景电视台发展出来的。
实际上,春晚是由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public good)——且它具有经济学所说的“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特征。
另外也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提供春晚这一公共产品,中国政府成为了中国家庭价值的倡导者、维护者及促进者(facilitator)。
央视春晚的衰落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来,央视春晚的影响力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落过程。在本世纪初(2000年代),都市“精英”更热衷的活动是吐槽春晚。一段时期里,人们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参与家庭集体活动的需求,以及缺乏替代选择)而不得不花时间观看春晚,但对其内容却不甚满意,并且希望通过吐槽和抨击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差异化。
这种背后有许多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几条:
1、个人时间和注意力被各种因素分流。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移动电话的普及,人们开始花时间用短信和电话拜年。然后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4G/社交媒体/新的媒体及娱乐形式等硬软技术及内容的快速发展。和其他春晚媒体一样,央视春晚的垄断力、影响力在快速下降。人们时间被分流到别处。
2、中国社会的差异化: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加速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导致了众口难调。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是比较同质的,大多数人之间差异并不大。但在市场经济推动的高速发展下——特别是1990-2010年代——中国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代际差距在加速放大(这种差异化的速度和规模恐怕是人类历史从未见过的)。中国在“异质化”:不同人群的经历、情绪、生活体验、切身利益、信息来源、生活方式、审美、品味、旨趣都在加速差异化。在这种情况下,从方方面面来看,能弄出一台同时能够满足全国人民口味的演出,是不可能也不切实际的任务。
3、文艺创作及流行文化的市场化及去中心化:一开始,央视春晚是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引领者(leader)——一些最时髦最流行的东西首先要登上春晚,然后再向全国普及。早期的典型是费翔,晚可至王菲的《相约1998》,及2000年代末的小沈阳及刘谦(尽管那时春晚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到最后,春晚已不得不让位为“跟随者”(follower)和总结者:春晚更多的工作是跟随、捕捉过去一年国内最火的明星和最时髦的流行文化:一个演员和团体能够登上春晚,往往表明其过去一年在中国及或华语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公众及舆论的认可,所以才有条件到央视春晚收割。有很长一段时间,语言类节目(相声和小品)热衷于采摘网络或已在线下获得成功的段子。这些都是追随者的表现。春晚的这种地位变化,正说明娱乐及文化行业经历了市场化、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快速发展,央视早已不再具有原来的中心地位与引领地位。
4、过度的政治化及观众对政治话语及意识形态宣传的倦怠。笔者记得,本世纪初的春晚还是比较政治化的:宏大、刻板的政治语言和措辞、模式和套路过多,脱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注和情感,同时也非常脱离新一代年轻人的世界。政治叙事过多,痕迹过为明显或“露骨”,一方面抑制了文艺创造的发挥余地,另一方面也让普通人觉得春晚就是政治宣传,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并因此感到厌倦、厌烦。当时春晚的各种模式和“套路”都是观众诟病和讽刺。此外,我们应该记得,2010年代末春晚开始加速式微时,也是政府公信力最低的时候。许多国民为怀疑主义(cynicism)所主导,不愿意接受有过多厚度和密度的政治宣传及宏大叙事。
那段时期,笔者对春晚也是颇为失望的,每年还喜欢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吐槽春晚。当时我一度认为,比春晚更有意思的是吐槽春晚。但这种吐槽仅限于私下活动,并不与长辈分享。我想,如果我现在和下一代一起看春晚,他们在吐槽“老爸非要和我一起看的节目多么的无聊”,我也不会太好受。所以在我年轻时,吐槽也是私下进行的。
但吐槽春晚的背后,终归到底,也还是“怒其不争”——无论如何,春晚好看不好看,还是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一家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如果看完之后大家都觉得乏善可陈,不尽人意(“今晚没有一个节目好的”),都觉得勉强,那是很可怕的,因为大家回想这段经历可能没有什么好的体验,不那么值得回忆,甚至有人以后都不想再花这么多时间一起观看春晚了,那就削弱和损害家庭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景与机会。
对春晚失望的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人们对春晚的过度寄托与期望。
笔者曾经在2007年发表过一篇文章《春晚的众口难调体现中国的变迁》。在这篇文章的最后,笔者是比较悲观的,写道:
“在巨变的当代中国,全国大一统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春节晚会,大概是一定要走向衰落的。”
我当时认为,长期以往,央视春晚还会不断地衰落,且这种衰落难以改变。我的这个评论,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惋惜:如果我们假设家庭价值和家庭的凝聚很重要,且央视春晚对增强家庭凝聚力、维护家庭价值确有正面帮助,那我们就需要解决央视春晚衰落的问题:无非是希望央视春晚越办越好,或者希冀其他替代品的产生——例如地方春晚。
一眨眼,十四年过去了。中国政府、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者自己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观点也就不同了。
对央视春晚的再理解、再定位
首先,笔者和十四年前的差异在于,我比原来更加成熟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不会简单的从节目质量来评价春晚,而会考虑其他的方面。几个核心差异:
其一,我的祖父祖母不在了,我也有了下一代,家庭的结构和重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在家里居于更加主导的地位,我是那个希望将家族成员维系起来的人;
其二,工作和社会生活非常忙碌,我比原来更加关心家庭的凝聚和家庭价值的维护;
其三,我非常关注子女的教育,希望他们处在正面价值的引导和熏陶之下,包括家庭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
其四,我也需要有更多、更丰富的与子女的场景与机会。春晚正提供了这个场景;
其五,我们现在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各式各样的高质量娱乐形式与内容,所以我们对春晚的预期也可以调整,不需要把春晚单纯作为娱乐的来源,不需要对春晚内容质量有过高的预期(尽管我认为春晚内容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我认为春晚有且应该承担更广泛、更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其六,中国和十年前也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更加发达和富强,国民还在寻找和发现新的共识和价值。春晚不仅仅帮助维系家庭,也是一个国民活动。
以上这些条,其实都略有关联的。但它们都指向一条,对我来说,春晚的意义和原来不同了。
以下是一些更加个人的感受。我相信有些读者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
1、我怀念自己的童年,怀念逝去的亲人,也想念那些不再频繁走动的亲人。春晚是一个值得想念的场景:大家庭聚在一起的时光。忙碌的一年,大家庭的成员们很少能够相聚,而能聚在一起往往就是在春节,且往往就是年三十,年夜饭,看春晚。春晚成了家庭记忆里特别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不记得什么具体的春晚节目,只记得家庭相聚的温馨感觉。
2、我希望为我的孩子也构建这样的家庭记忆:一年中能有一个这样特别重要的日子,孩子能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和大家庭成员们聚在一起,做同样的一件事。光有年夜饭是不够的,最好能有多几个小时,一起跨年。我希望能够创造这样的环境和气氛,给予孩子家庭的归属感、安全感、温暖、记忆。这些记忆将一辈子陪伴他们。我希望在他们身上复制我自己对大家庭的记忆。而春晚是大家庭记忆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不容易替代的场景。
3、我喜欢与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在一起看春晚,做同一件事,在一起赞叹与吐槽,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在人时间被分流及碎片化的现代社会里已经是一种奢侈。这种交流能够增加我对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了解与认识——一些之前意料不到的认识——譬如,我可能从不知道我的孩子知道或喜欢某个演员,对我来说这种发现非常有趣。我并不关心自己是否喜欢特定的节目: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一起做一件事,一起去发现和讨论这些节目。
4、我更能理解和关心他人,更能为生活所感动:必须承认,这样的体验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经历才能给予。伴随年纪增长,我也不像年轻时那么“愤世嫉俗”了:更加懂得欣赏、认同,更能看到“好”,而非“不足”和欠缺,更能看到“优点”,更能体会到他人的不易:比方说,要推出一台满足各种观众需求的全国性节目有多难;我会那些辛勤工作的人员所感动。每一个节目的背后我现在看到的都是努力和勤奋。我希望为他们叫好!个人的审美判断和趣味难道还重要么?其实是无足重轻的。要能懂得感恩。我也希望把这种感受传递给我的孩子,让他们更能尊重他人,更愿意了解生活。这些都是我年轻时所没有的感受。
5、关注每一个春晚的受众:年轻时我也吐槽春晚,把自己的趣味和品味当回事。现在我更看重的是:我的四海同胞们在看到这台戏时的感受:不同人看不同节目时可能会作何想?他们会喜欢哪个节目?他们是否都了解这些节目背后的寓意?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看这台戏?他们可能会为哪些节目所真正触动?他们认为哪些节目是“属于”他们的?教育?扶贫?国防?航空工业?年轻时尚?国粹戏曲?基层群众的辛劳?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我希望与子女分享我对节目寓意的理解,让他们透过节目,看到屏幕背后看同一台戏的同胞们
6、享受国民感:看春晚的时候,我不仅能够感受到大家庭的凝聚与联系,还能感受与全国人民的凝聚与联系——有千千万万国民都在收看这个节目,有一样的触动和激励。今日的春晚,其实是帮助国民认同构建共享认同(shared identity)的重要工具:在一年之际,国民分享过去与未来最重要的主题与挑战、交流我们的文化与价值、交流我们的使命与愿景。春晚实际上也是一种爱国教育、国民教育、共识教育。在2021年的今天,我意识到,春晚已不仅仅是一个公共产品,还是中国人能够享受的一项特别的福利(甚至是一种奢侈)。
7、了解我们的国与民:伴随年龄成长,个人趣味对我来说就愈加不重要了。我更关心的是我对国与民的了解、认同及归属。对许多人来说,春晚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知道过去一年里国家发生了什么:哪些事情是主题,哪些是挑战,哪些是困扰,哪些是问题。还有哪些是成就,哪些是喜庆的事情,哪些是公众追捧的,哪些个明星或娱乐现象火起来了。这其实比我个人的品味和爱好重要的多。春晚是我们了解国家、国民和彼此的途径之一。我相信,不同的区域/城与乡/年龄/少数民族身份/宗教的国民都可以也需要通过这个节目增加相互的理解:忙碌了一年,此时我们可以稍事停顿,回顾、思考一下我们共同所处的现在与未来。
8、我高兴地看到春晚不断提高的节目制作能力与创意能力。我认为春晚节目的内容与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一定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在加入到制作队伍,春晚的制作形式及水准及与商业世界也越来越接轨,直至没有差别。我认为大多数的节目都很有趣,值得观看。春晚内容和质量的提高本身就让我感到高兴。我很高兴能够看到各种新的面孔。我的孩子也为优秀的节目感到快乐、兴奋骄傲,这些也让我十分快乐
9、一些老的、重复性的主题早已成为传统。传统也让人感动:应该是年纪大了,许多老的主题一旦出现就会让我感动。包括《春节序曲》、《难忘今宵》这些经典的央视歌曲。《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许多经典歌曲与主题(例如戏曲“串烧”)都会让我感动,把我带入某种状态。这也是我们得成长环境所致。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继承和代入这种感受和情绪,这样,他们就能与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联系。
10、做为一个家长,我认为一个社会里有正能量和正面价值的倡导与传播是极为重要 。年轻时,我对此没有任何感觉,相反,会有怀疑与反叛。那时,当看到春晚小品和相声在语言幽默后带入主旋律,强调某种主流价值,我就会有些抵触。待年纪大了,孩子也大了,我就越来越觉得社会需要价值主线,需要正能量,需要正面价值。我还认为,把适当的娱乐与价值及道德教育结合是一个绝佳的方法。我认为这种教育的方式与场景应该是我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小品和相声结束后,我会对孩子做引导,解释语言节目的背景及其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举个例子,今年春晚里,扶贫是一个重大主题。孩子之前也看过《我和我的家乡》里的扶贫故事。在经过反复不断地教育,他们就会相信:扶贫是正确的事情,好的事情,必须要做的事情;扶贫是全国上下都关注和倡导的头等大事(所以无论电影和春晚,都要 去说扶贫);参与扶贫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与尊重,同时扶贫也是一个有英雄色彩的很酷的事情,我们都应当某种方式参与。春晚可以帮助我的孩子塑造正面价值观,这是年轻时的我体会不到的。
央视春晚的变化
这些年,央视春晚其实也在默默经历变化。大都人大概只会隐约觉得春晚更加“亲民”了。
我看到的是春晚在朝几个大方面变化,也都是我非常认可的:
1、做好娱乐及流行文化”跟随者”的角色即可
央视春晚其实不需要去“引领”具体的是时尚潮流或趋势,更不用有这样的负担,春晚只需要保持最大开放、宽容的心态,争取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和元素纳入。一旦纳入了,就相当于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平权、赋权。今年春晚,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二次元虚拟人物“洛天依”的引入。
看到这个节目时,我不仅高兴,还有些小激动,甚至还有一点骄傲。我的女儿看到这个节目时更是非常激动——尽管她还很小,并不知道谁是洛天依,但她认为这个角色非常的酷。(在她的年龄段,其实不可能知道央视纳入“洛天依”也是一种突破,而会认为纳入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这里,春晚其实是在做群众认为它应该做的事情。
我为春晚更加开放感到高兴。这样才能把年轻人的趣味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秩序/叙事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联系到一起,在我们的社会内部构建认知和理解的桥梁。
2、强调传统文化及家国一体
大多人对政治不敏感,不了解中国当下政治的主题与走向,其实看春晚是很有帮助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老百姓大多数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历史,愿意为国家和社会付出。但同时,老百姓又很务实,不喜欢太抽象的、太宏大、距离自己太远的宏大叙事,不喜欢过于政治化、官僚化、机械化、套路化、宣传化的表述(“假大空”),抵触和厌倦广泛的政治动员,尤其是在政治意识形态语言包装下、脱离群众的动员。
群众都是兢兢业业,辛勤劳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功在人民。一年到头,到了春晚,群众当然也不希望看到都是政府的自我表彰和宣传。
中国老百姓能够响应的主题其实很简单:
第一,优秀的群众:勤劳伟大勇敢的中国人民,大家的辛苦努力造就了今天。春晚上出现的各行各业优秀群体是观众能够触动、响应的;
第二,家:中国人家庭观念最重,忙碌都是为了家人。春节就是家人团聚,一家人做在一起看春晚。凡事与家的情怀、家的价值有关的,都符合春晚场景,老百姓肯定爱看;
第三,国:中国老百姓都是爱国的,“有国才有家”。但群众能够响的“国”的概念是朴素的,就是中华文明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祖国日益富强;民族伟大复兴。说中国好起来了,老百姓就愿意看。政府不需去讲自己(官僚体系)的故事,或领导人的故事。国家好了,老百姓自然会把功绩放在政府和领导人身上。越低调、越平易近人,效果越好。越自我表彰,越会被认为是宣传,会起到反效;
第四,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人,都能够理解“不患贫而患不均”、“大同世界”之类的传统理念与价值观。所以,帮助弱者、扶贫、解决社会问题,这些都是能够打动人的。
我们看现在的春晚其实都是围绕这些主题。家、国、核心价值,同时基调是“世俗”、“亲民的”,让人看起来觉得距离自己很近。
以下这个片段有代表性,也打动了我,我也截屏与大家分享:
“新的一年,家国更好”。
这就是春晚的主题:祈福国泰民安。国家、国家,所谓有国才有家。但上面这个叙事,是把“家”放在了“国”之前的,中文用汉字书写,言简意赅,但又比较模糊。“家国更好”,什么意思?是“家好”还是“国好”?还是家和国都好?说不清楚。这个表述其实是把家和国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家国一体”。我认为这个表述很有温度,中国的观众是能够触动和响应的。
然后,具体每一个节目的主题,都是爱国,大多都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笔者还截了几个屏。
春晚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这种元素也无处不在。笔者看到戏曲部分颇有感触,做了几个截屏,与大家分享。
爱我们的国,爱我们的民,爱我们的文化,守护我们的家,建立国家、民族、社会、传统文化及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与愿景,就是春晚的主题。
3、扶贫主题
今年是抗疫年。但政府领导动员社会对扶贫投入了巨大资源。扶贫才是春晚的主要旋律。笔者对扶贫主题很有感触:已经富裕起来、条件良好的人放弃自己的安逸和舒适,到贫困地区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同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我非常尊重这些投入到扶贫的人员,他们都是英雄。对有孩子的父母来说,我也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教育机会:培养孩子们的善意和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同胞的认同与关爱,培养他们对那些为了更大的公义和爱而放弃自己短期利益的人的尊重,让他们成为与这些付出者一样的人。
一个国家电视台,能在国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最黄金时段的国民社会活动里,积极传播和宣讲(扶贫)这样的行为、事迹、品质、能量、价值,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难在其他国家找到。这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教育机会。我为孩子能够在这样的价值熏陶下成长感到庆幸,也感到骄傲。
4、最大程度去政治化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按我们对意识形态宣传的传统理解,会认为春晚的主题就是是对党的宣传。但实际并非如此。对党当然有所提及。但篇幅有限,如不特意关注,甚至可能都没有觉察——我印象只是在晚间的时候,唱了一首老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其他时候,并没有刻意提及党,而是着力歌颂国家、民族、人民。建党一百周年,讲述的故事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一百年,并且要向前奋进完成下一个百年,一切都是关于人民的:中国的故事就是人民的故事,中国故事是人民书写的。
所以,春晚是在“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它更加的亲民,更加贴近国民的生活与所想,更加贴近中国的现实,也更加贴近年三十家人团聚喜庆的这个场景。
结语:中国在快速变化、多元化。央视春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国民们在经历了一年的忙碌之后团结、凝聚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认同,建立共情,找到共同的价值与愿景,找到归属,辞旧迎新,努力拥抱新的一年。
我希望央视春晚能够越办越好,并且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全文结束)
0
推荐